网站首页 关于我们 解决方案 报销中心 求医问药 保健品超市 新闻资讯 案例展示 会员中心 联系方式
新闻中心
企业新闻
行业新闻
最新公告
各地办事处项目启动
居保中心
热门问题
社会公益
养生宝典
健康资讯
机构动态
首页 > 新闻资讯 > 居保中心
 

医护到家:失能老人养老须“雪中送炭”

更新时间:2017-02-25 09:35:23点击次数:1725次字号:T|T

2015年,我国城乡老年人自报需要照护服务的比例为15.3%,比2000年的6.6%上升近9个百分点,老年人照护服务服务需求持续上升,社区养老服务中上门看病需求居于首位。城乡老年人的居家养老服务需求项目排在前三位的分别是上门看病、上门做家务和康复护理,其比例分别是38.1%,12.1%,11.3%。

去年10月,国家老龄办发布《第四次中国城乡老年人生活状况抽样调查成果》,报告称,目前我国老龄工作和老龄事业还难以完全适应人口老龄化快速发展的客观需要,仍然面临很多问题和短板,如老年人口持续增加,老龄化程度持续加深等。值得警惕的是,报告提到全国失能、半失能老年人已逾4000万,占老年人口的18.3%。

由此可见,我国老年人的收入总体水平虽然有所提高,但老龄服务的功能亟待完善,老龄事业的发展仍与老年人口快速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亦不完全匹配,特别是在失能、半失能老人护理方面,人力、资金等方面的短板尤为明显,健全老龄服务体系已经迫在眉睫。

以护士上门切入医疗健康行业

2016年1月26日,第一视频集团内部孵化项目医护到家获批成为“全国互联网医养服务试点单位”,平台认证护士三万余名,覆盖城市260余个。“医护到家是以护士上门为切入点,切入到整个医疗健康行业的一款综合性移动医疗健康平台,主要提供护士上门、 健康体检、 中医理疗等九大块健康服务,并与春雨医生等多种平台合作提供患者需求的其他周边服务”医护到家COO魏贵磊向记者介绍道。

根据国家统计局2015年发布的年度统计报告中卫生和社会服务数据报告,可以看出全国的医师的人数:卫生技术人员739万人,其中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300多万人,医护人员与人口比例不足6 ,其中人口老龄化导致就医患者持续增加,优质医疗资源的过度集中引发的“看病难”问题层出不穷,“排队仨小时,就诊五分钟”等现象屡见不鲜,致使医患纠纷时有爆发。

魏贵磊以导尿向记者举例道,导尿服务一般社区医院都不会提供,患者需要打车或叫120去医院,到了医院仍需要排队挂号,真正的导尿时间不超过十分钟,而一般需要导尿的患者都是长期需求,是切实的刚需。

因此,医护到家服务借助了时下流行的“互联网+”理念,以对移动互联更为熟络的中生代人群为目标,以行动不便的老人为服务对象,不但可以有效缓解拥挤的医疗资源,节省患者及家属时间,减少患者痛苦,将简单的医疗服务在患者家中完成,推动地方“护理站”的建设发展,从而实现共赢,同时与全国多地放开医护人员“多点执业”的理念不谋而合。

结合长期护理险降低老人负担

据悉,医护到家已与两家保险公司进行合作,一是中国人保的意外综合险,最高保障30万元,二是中国平安的第三方护理责任险,保险金额10万元,公司对医护人员及患者都有投保。这两类保险的作用上实质上有所重合,都是对上门服务的过程进行双向保护,而“医护到家”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就是降低用户使用成本。

在互联网医疗仍未与医保全面对接的大环境下,魏贵磊直言对合作长期护理险的期待:“长期护理险属于公益性比较强的民生类的项目,我们正在积极与地方政府及各大保险公司接触,力求拓展与长期护理险的合作,通过长期护理险降低我们的服务门槛,使消费者在家中便可以享受和去医疗机构一样的价格。”

2016年6月,国家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办公厅下发了《关于开展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试点的指导意见》,《意见》强调,探索建立长期护理保险制度,是应对人口老龄化、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战略举措,是实现共享发展改革成果的重大民生工程,是健全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制度安排。建立长期护理保险,有利于保障失能人员基本生活权益,提升他们体面和有尊严的生活质量,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美德;有利于增进人民福祉,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维护社会稳定;有利于促进养老服务产业发展和拓展护理从业人员就业渠道。

对此,魏贵磊直言:“保险公司做长期护理险跟医院合作很重要,但是医院的功能主要是面向急危重症患者,不会去在意长期护理险,没有时间精力去做;国家推动分级诊疗落地,想让社区医院去做上门服务,但是目前医疗资源的匮乏,导致社区医院同样没有精力去做,希望我们医护到家能够承担这份社会责任,保障这一刚需市场,缓解医疗服务压力。”

对接医保是突破点

“十三五”规划强调要建立一个多层次的社会养老体系,明确要以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养老为依托,机构养老为补充。然而,医保能否对接仍属医疗健康产业面临的主要难题,结合互联网平台进行护士上门服务虽然抓住了失能、半失能老人及其家属的痛点,北京上门巡诊和家庭病床已纳入医保报销范围,但互联网平台接入医保仍存在诸多技术难点。

相较于医保报销,长期上门进行医护服务所产生的高昂费用仍不能令老年人接受,绝大多数老年人仍会选择步骤更为繁琐的医院诊疗,因此,响应国家号召,降低医护服务成本门槛势在必行。

而降低老年人养老服务成本门槛的方式,必须加速与国家医保进行对接,令社区医院及医护到家互联网平台跨界融合,促进社区医院直接上门,从而间接与医保对接。

此外,加大对长期护理险的投入也十分重要,长期护理险属于民生类项目,更加贴近社会保险概念,若将长期护理险纳入社保范围,成为“社保第六险”,依然需要政府及企业投入大量资金。

魏贵磊表示:“对接医保一直是医疗健康服务行业努力的方向,一旦对接,服务量肯定会上升很多;而长期护理险虽然是国家一直希冀推进的项目,但进展还是比较慢,仍需大量客户购买,才能使平台服务报销步入正轨,如果一直停留在概念层面,仍不看好互联网公司贸然进入。”

据了解,商业性长期护理险最早于上世纪80年代首先在美国出现,经过三十余年的发展,在部分发达国家已经由纯粹的商业性质保险发展为一种全新形式的社会保障制度,目前已经成为最受美国广大家庭欢迎的险种。故而,医疗健康服务行业如何在医保、长期护理险与商业利润三者之间做到有机结合,仍是企业不能回避的问题。

“我个人理解这个行业的天花板很高,我们才刚刚开始而已,只要长期护理险的覆盖达到一定规模,并完成与医疗机构的对接,加入这个行业的企业就会越多,大家对医护上门的概念就会越强烈,这对整个行业其实是有促进作用的。”魏贵磊坦言。

(编辑:admin)